身边其实处处皆景
“原来,大同有众多深藏在乡野的古村落、古堡、老街巷,还有不少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这都是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大同市民胡明利是一位旅游达人,他每到节假日就要自驾出游,旅游目的地多是网红打卡景点,却对大同周边的乡村美景很少关注。今年以来,他把双休日出行定位在大同周边乡村,游览了文旅部门推荐的一些代表性景点,如广灵壶泉镇涧西村、浑源永安镇神溪村、灵丘红石塄乡上下北泉村等,从此对本市的乡村旅游有了全新认识。
近年来,大同市不少乡村旅游景点得到开发,旅游业态日渐丰富,而且各有特色。像广灵涧西村以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吸引游人;浑源神溪村的律吕神祠和湿地景观十分独特;灵丘上下北泉村优美的山水景观和碧水环绕的集装箱营地让游客流连忘返,上北泉村今年还增设了展示铁匠、麻绳匠、剪纸等非遗展区和打树花演出区,下北泉村集装箱营地增设了树屋、水系。
还有一些少为人知的乡村景观也成为人们探秘休闲的好地方,比如灵丘赵北乡安庄村的冰河峡谷,给人一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感觉,被网友认为是清凉胜地。广灵的长江峪峡谷两侧峰峦叠嶂、峪中溪泉瀑布相得益彰,这都是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以其原生态和野性美为一些旅游者青睐。灵丘车河有机社区、浑源神溪村等有着恬静的田园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还有遍布乡野的特色民居,成为市民和周边城市游客的首选。
实景演出“景”上添花
大同市众多乡村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非遗资源,不少乡村将旅游与民俗融合起来,通过实景演出的形式呈现乡村景观并与游客互动,还将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生产、表演、销售搬进景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灵丘县上下北泉村远峰突兀、河水绕村、杨柳拂岸,倒影横斜,入夏可以赏花、看草、听泉、观荷、垂钓、漂流。每年从夏初起,每到周末,在村庄的荷花池畔、集装箱营地等处,村民们身着表演服进行说唱表演和实景演出,整个村庄热闹起来,也让游客参与其中嗨起来。除了实景演出外,村民们的生活场景也呈现在乡村大景区内,演员们拿着道具筐,盛放着花椒、核桃、苦荞等当地的土特产品进行展示,做起家乡特产的代言人。游客不仅能在现场体验石碾碾玉米的有趣过程,还可以订购这些产品,游客倍感新鲜。
除了上下北泉外,浑源县神溪村日前将大型实景演出改编为白天版,在村子里的荷花湖、律吕神祠等景点处进行演出,红红火火的文旅项目带火了乡村游。灵丘县红石塄乡龙渠沟社区居民表演的《龙渠沟的老百姓》,融合了迎亲、敬酒、舞龙、秧歌等民俗项目,反映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此外,灵丘车河有机社区也启动了实景表演。
“这些融合乡村文化的实景剧,是一部部探路乡村振兴、丰富旅游资源、演绎乡风乡俗的文旅融合作品,为乡村旅游锦上添花。”为大同市多个乡村排演户外实景剧的薛晋诞导演说。
农旅融合“融”出效益
为推进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近年来,大同市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深入推进特色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建设试点,大力发展集观光、游览、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把发展生态旅游与振兴乡村结合起来,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变成聚宝盆,让游客到乡村可观花、赏景、采摘、玩冰雪,而且一年四季皆可游赏。
有着黄花小镇美称的云州区,凭借黄花的美名和火山群、土林地貌、昊天禅寺、吕家大院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土堡、土窑洞、石头垒砌的村庄等遗存吸引着众多游客。山西晚报记者日前在云州区唐家堡村附近的忘忧大道上看到,道路两旁大片绿油油的黄花长势喜人,沿途人群纷纷赏景拍照。
阳高县以温泉、古长城等旅游资源而闻名,近年来大力发展农家生态采摘园、杏果采摘园、无公害蔬果采摘园等,不同的季节可以采摘到不同的果蔬,众多游客来此垂钓漂流、品尝农家美食,深感不虚此行。
大同市文旅局副局长姜文表示,农旅融合既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又可以吸引市民休闲养生,目前大同市众多乡村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不仅提高了农旅融合的附加值,也实现了农旅融合产业的多重效益。